12月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。内容大概为暂停大规模的核酸检测,公共场所不再查验场所码,去药店买感冒药也不再登记等。
随着防疫措施的调整,很多朋友就会问了“出门还需要戴口罩吗”?
建议仍然是“要”!
优化并不是完全放开不防,是主动的优化而不是被动的。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中,飞沫传播最为关键,而挡住飞沫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口罩,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。 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,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,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,防止佩戴者吸入。
大多数携带新冠病毒的液滴大小都在 4~8 微米范围内,而这个大小的飞沫及飞沫核最远可以飞 8 米左右。仅靠保持社交距离,很难起到预防作用。
调查发现,与室内从不戴口罩的人相比,经常戴外科口罩的人新冠阳性的概率降低了66%,而经常戴 N95 口罩的人更是降低了 83%。
一查、二看、三闻
“一查”: 查注册证号和执行标准 。购买口罩时请仔细确认是否符合以下标准:
“二看”: 口罩中间有一层熔喷布,这是决定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功能层 。如果没有,则不合格。
“三闻”:如果闻到 口罩有明显的异味,如发酸、发霉 ,则可能在生产或储存过程当中出现了质量问题,这样的口罩不要使用。
正确佩戴口罩,一定要遮住鼻子、捏紧密封条,特别是对于 N95、KN95 呼吸器,要达到防护效果,需要检查口罩的气密性。
出门在外人群接触,对于预防新冠,戴口罩总比不戴口罩好,正确佩戴才能达到想要的防护力!